健的事儿,第一个反应也是觉得不可能。
“人家是个瘸子呐!”黄婶子第一反应是不甘心。
潘金桂说:“那又怎么了,人家比四肢健全的人还会干活呢!”这说的就是她的前夫了。潘金桂受够了男人好吃懒做的苦,所以对能干的男人特别有好感。
“而且年纪也不小了。”黄婶子还是不满意。
潘金桂已经尝够了自己当家做主的甜头,所以就算是她娘不太乐意,她也敢直接说自己的想法了。
“他年纪不小了,我年纪比他还大一点呢!我这样子的女人,在附近能够找个啥样的?人家初婚没嫌弃我这个二婚的,我干什么嫌弃人家?你要是不乐意,以后我不住您这儿了,免得碍您的眼!”
黄婶子说:“你瞧你说的什么话!我做娘的还会害你不成?我就是那么想想嘛!还有,你家两个闺女,人家能接受吗?人家家里呢?”
“我有两个闺女的事儿,他当然知道了,我那事儿闹起来的时候,他不也是在村子里的吗?我也问过了,他说他不介意,闺女跟儿子不太一样,闺女懂事一些不说,以后也就一件嫁人的事儿比较愁人,找个好人家嫁了,也就没那么多烦心事了。”
杨天健完全不介意,也是不可能的,两个姑娘以后读书啥的他这个后爹也是要出力的,但是娶潘金桂不可能不要这两个闺女,所以闺女以后会嫁人,在家里也就十年的时间这个理由,杨天健还是能够接受一些的。
黄婶子想来想去,虽然心里不大舒坦,可是这事儿也不是她说了算了,自己家给闺女选的第一个女婿就是那么一个货色,都说一嫁由父母,二嫁自由身,他们做父母的却是没啥指手画脚的权力了。而且,自己还有儿子和其他闺女,潘金桂一直住在家里,其他的儿女也是有些意见的,如果潘金桂能够再嫁,不再靠着家里,其他人心里也会平衡许多。
其实潘金桂这些年一直有给自己爹妈钱,作为母女三个的伙食费,只是落在别人的眼里,就是她带着两个闺女一直吃自己爹妈的,用自己爹妈的了。难免生出一些闲话来。
确实没有什么理由好反驳的,黄婶子也放弃了,说:“反正是你自己的事儿,你要怎么做,还是你自己拿主意,这次看准了再说,我也是怕你再失手。”
话说的不好听,心却是真的,潘金桂也不好说什么硬的话了,也放柔了语气,说:“我当然明白的,这老杨我也是看了好几年,为人什么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,有了第一次的事儿,我这次不可能再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不是?”
想来想去,还是觉得儿大不由娘,黄婶子想着自己这把年纪了,女儿也不是当初那个不知世事的小姑娘了,自己少管点,大家都宽心。
于是黄婶子说:“既然你自个儿想好了,我们也就不管了。”
至于杨天健家里那边,也不知道杨天健是怎么说的,不过既然人家准备带潘金桂回去,应该是有些把握的,潘金桂也说了,让杨天健啥事儿都别瞒着,免得以后闹出来难看,她虽然是二婚,可是也不想骗人啥,她靠自己干活赚钱养闺女,也不丢人,如果人家嫌弃,她也就不会上杆子了。
已经二婚的潘金桂十分清楚,这结婚就是过日子,两个人有感情固然是好事,可是如果日子过不到一块儿去,那也没用,感情再好,最后也会磨没的。
不过对于办婚礼这事儿,两个人都没打算大办。杨天健家那边,潘金桂的意思是听他们家里的,儿子结婚不可能不办婚礼,但是自己这边,毕竟是二婚了,就不要太张扬了。传出去了要招人笑话的,她自己倒是没什么,天天在鸡舍干活,可是两个闺女都在外面读书,让她们听别人说难听的话不好。
在卫靖泽看来,不管是几婚,只要是诚心诚意奔着过日子取得,办婚礼就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。只是潘金桂是如此想法,人家又是为着自己的闺女,外人还真不好劝。不过到时候可以熟悉一些的亲近一些的人坐在一起吃个饭,也算是把这事儿落实了。
这两个人的事儿还真是挺让大家震惊的,毕竟先前没有一点征兆,两个人又都是那种沉默老实的人,啥时候开始的,大家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摸到。
不过大家多是祝福的态度,潘金桂也算是受过磨难的人,杨天健的婚事也颇为不顺,这次能够找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,也算是好事一桩。
如今村里的风气开放多了,潘金桂那事儿大家也大多同情她,更佩服她一个女人养两个闺女,所以对这事儿,也没什么人说闲话,倒是夸奖的多一些。
有了这样的环境,潘金桂也心安了一些,她自己让别人说闲话没什么,可是她两个孩子,她是不愿意被人说的。
这一年过年,还真是可以说得上是喜事一桩桩,为这个年节更增添了几分喜气。
卫靖泽家的喜事是,这是潘萍回来之后第一个团圆年,是第一次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饭,一起到新年,这个新年意义非凡。
这次,不仅何天武回去的早,杨天健也提前带着潘金桂回去了,陈寒就早早地让英奇师傅收拾